唐泽仁大概知道,这些药都是医院常常推荐的“好药”。
也知道这笔花费不是一般农村家庭能承受的,怪不得看起来这么寒酸呢。
唐泽仁猜想,应该是受经济条件所限,不得已才换的药,但是情况并没有改善。
县医院最后结论就是,已经不能控制,需要手术切除病患处的肺叶。
这半年的医药费确实是一笔庞大的开支,对于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,更是雪上加霜,典型的因病致贫。
唐泽仁在上大学时也学过很多的西医课程,但是对于西医命名的各种病也仅仅是知道个大概。
这种癌他也没听说过,但是在诊断治疗方面,西医是在追求微观方面的极致。同一个脏器的病,有几十个不同的病名。
而中医恰好相反,必须从宏观入手,化繁为简。不管是什么病名,最后还得归结到辨症论治上。
患者目前的状况就是咳嗽、有腥臭脓性痰液,黏腻难咯出,面红、舌苔黄腻,脉滑而细涩。
腹部按压未发现异常,就是食欲欠佳,整个人显得也很消瘦,没有精神。
但能坚持走这么长的路来求医问药,这份求生欲望还是很让人佩服的。人只要精气神还在,再严重的病也有治愈的希望。
一旦自己放弃了,即使大罗金仙来了也束手无策。
大家一听说癌症,马上就心灰意冷,其实这也是导致癌症变成绝症的原因之一。
事实上,如果自己能心平气和地对待疾病,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,对未来充满希望,或者能正确看待疾病,有些癌症不一定就真的是不治之症。
现在这位大爷的心态和求生欲望就值得赞赏,也给了唐泽仁很大的信心,他觉得这个病是有希望治愈的。
目前患者的症状,对于中医来说就属于气阴两伤、痰热血瘀雍肺造成的肺痈。治法无外乎益气养阴、清热化痰。
由于患者患病时间较长,身体比较虚弱,所以唐泽仁觉得需要用非常平和的药物进行长时间的调理。
于是选择了清肺化痰、逐瘀排脓的千金苇茎汤,和益气养阴的生脉饮合方治疗。
苇茎30克、薏苡仁30克、冬瓜子30克、桃仁10克、西洋参10克、麦冬15克、五味子20克。
考虑到患者复诊不便,再加上这个病本身的治疗周期就长,一次性开了30副,将方子递给患者儿子后嘱咐道:
“您记一下我的手机号,如果有任何问题及时给我反馈。等药服完了,如果不方便过来,您就打电话说一下症状,我看是否需要过来复诊!”
两位千恩万谢的准备走,又想起来自己好像还没交挂号费,掏出褶皱的钞票问道:
“挂号费在哪里交?”
唐泽仁笑了一下说:
“不用了!那只老母鸡和鸡蛋我们就留下当做医药费,钱你们留着当路费吧,来一次不容易!”
说完又强调了一下:
“如果需要复诊,下次来您也不用带什么,我们这里对家庭确实有困难的患者复诊都是免费的!”
两个大男人都是鼻子一酸,看着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,可能从来也没遇到过这么好的医生。
儿子更是激动的要给唐泽仁下跪,唐泽仁赶忙站起来,扶住这位大哥说道:
“您这是干什么,男儿膝下有黄金,上跪天下跪地,中间跪父母,您这不是折我的寿吗!”
唐泽仁陪这两人下楼,和小叶说了一下,所有的医药费都免了,并让其他人把老母鸡和鸡蛋收下,将药都装在筐里。
看着父子俩三步一回头地和大家告别,唐泽仁感到一阵心酸。
他也不知道父子俩是怎么打听到他的,估计是去哪个医院看病时听人说了,所以找上门来了。
但这两位是幸运的,虽然他不敢保证能药到病除,但可以肯定一定会有改善,最起码提高生存质量,延长寿命还是很有把握的。
可是尤其是生活在底层劳苦大众,这种有严重疾病又没钱治疗的情况,应该也不算罕见,这就不是他一个小医生能解决的问题了。
等今天的工作都完成了,他让今天来坐诊的两个学生,帮自己整理完病例,开始着重分析今天的这个肺癌病案。
其实对于治法治则方面讲的不多,大家都知道他开方都是以张仲景的《伤寒论》和《金匮要略》中的方剂为基础方。
但是这次为什么不选择《金匮要略》中关于肺萎的方剂,而是选择《千金方》中的苇茎汤,和金元四大家中李东垣的生脉饮。
其实如果用麦门冬汤做基础方,也不是不可以,但化裁起来需要注意的地方多,没有苇茎汤和生脉饮效果好,这个合方更平和更经济实惠。
方剂分析完,又结合《大医精诚》,给他们灌输自己的普世价值观,这是他今天讲课的重点。
因为医术的提高,除了和授业恩师和个人悟性有关之外,受限制的因素还有很多,但是医德却是完全取决于自
第81章 肺癌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